据农情监测,天冷风大的乌兰察布市大部分农作物的春播都在4月中下旬开始,然而,在察右前旗巴音塔拉镇的八苏木村,4月12日就开始播种玉米了。这么早播种不怕倒春寒?记者带着疑问来到位于八苏木村的乌兰察布市瑞田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种植基地采访。
在八苏木村的高标准农田里,只见2台无人驾驶智能一体化玉米播种机,在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精准定位下,沿着事先设定好的路线匀速前进,随着播种机的前进,喷药、播种、铺设滴管和地膜同步完成;随后2台小型覆土机为地膜间隔覆上薄土,3膜6行的玉米带从东到西笔直地覆在田地里,像一条条银色的缎带,分外耀眼。
今年30岁出头的李呈,是该公司种植板块负责人,他高兴地对记者说:“我们用的是爱尔兰生产的第三代玉米播种机,全国仅有20多台,根据乌兰察布天冷风大的特点,咱们进行了改进,有了这个‘神器’并运用独有的种植技术,我们才敢提前半个月播种。这样我们大家可以选择生长期更长的玉米品种,来提升产量。我们今年种的主要是青贮玉米,品种包括京农科728、蒙青贮17272等。”
独有的玉米培养种植技术是怎样的呢?李呈蹲在刚覆过膜的田边,指给记者说:“我们采用的是一膜双行双带的种植技术。播种过程中同时形成两垄玉米、预埋两根滴灌管,并使用135厘米宽的光降解地膜进行覆盖,这个膜每亩地成本130余元,外露宽度达到90厘米,受光面积比传统地膜大,上面有孔可通气,这样做才能够迅速提升地温,有效抵御倒春寒对幼苗的影响,所以不怕倒春寒。同时这种地膜不到秋天自动就降解了,很省事。还有双行双带滴灌技术,减少水的横向扩散距离,能更精准灌溉施肥,达到节水节肥的效果。”
除了农机的智能化,水肥一体化方面也达到了智能化水平。李呈自豪地说:“我们种植基地有10个水肥一体化系统,每个系统都将近900亩地。种完后,我们把整个一块地的水井水通过地埋输水管都集中到一个水池里,然后通过过滤、二次加压让它稳定输出,通过地埋输水管和滴灌毛管把水和肥追到地里。在整一个完整的过程中,我们通过无线电子阀就能实现手机远程控制,并可设为自动开闭阀门等操作,这样既省事又省人工。现在,1000亩地的日常管理1个人就能完成。”
据悉,乌兰察布市瑞田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在爱尔兰引进玉米播种机后,结合当地播种的需求来做改造,配备了滴灌带和覆土设备,使播种机的性能更完善。该公司在察右前旗流转承包了近9000亩耕地,采用“土地承包费+二次分红”的模式,与90多户村民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互惠共赢。今年该公司准备播种4000多亩玉米,目前已完成1500亩。(记者 皇甫美鲜 海军)
近日,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在温室大棚测量种苗高度。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承担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技术攻关、推广示范、成果转化和学术交流等工作,是林业和草原生态保护修复领域重要的科技支撑力量。…
张亮(左二)和科研工作人员一起在林场调研。(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4月23日,当记者走进内蒙古森工集团政研室政研科科长、大兴安岭碳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张亮的办公室时,他刚刚从基层调研回来,还没有来得及换下一身尘土的工装,就开始一边整理调研资料,一边与记者聊起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事情…… 张亮是陕西人,一名80后,研究生一毕业就来到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用行动坚守着生态建设的初心,努力探索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为大兴安岭林业碳汇找到了一条健康可持续性发展的新道路。…
上一篇:【48812】农机“提档”助力春耕出产按下“快进键” | 下一篇:【48812】2023年安徽省小麦秋种技能明白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