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 'https') {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 ">

产品分类

product category

复合播种机


习关切事丨让农民挑上“金扁担”——农业现代化的生动实践扫描-新华网

时间: 2024-06-11 01:47:19 |   作者: 复合播种机

信息详情

  (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习关切事)

  新华社北京6月5日电题:让农民挑上“金扁担”——农业现代化的生动实践扫描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讲了一个“金扁担”的故事。当年,农民们谈起在吃饱吃好的基础上,境界更高的愿望时说,将来上山干活就挑着金扁担。“这个‘金扁担’,我就理解为农业现代化。”习说。“金扁担”的故事引发了大家深入思考。

  新华社记者近期采访发现,如今慢慢的变多的农民正在挑上“金扁担”。各地不断调整优化农产品结构,提高抗风险能力,加快农业机械化、科技化,夯实稳产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现代化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大农机在黑龙江省浓江农场收获水稻(2017年9月28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拖拉机在哈尔滨双城区进行机械化玉米播种作业(4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在哈尔滨双城区,拖拉机手使用自动操作设备做机械化玉米播种作业(4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初夏,三江平原秧苗青青。黑龙江省富锦市长安镇种植户申云强站在地头远望,绿油油的稻田郁郁葱葱,一片生机。

  前几年,申云强种的水稻是圆粒品种,每斤水稻只卖1.2元。“身边不少人种长粒优质品种,每斤能卖1.5元。” 申云强说,“大路货”越来越不挣钱,今年改种了市场紧俏的长粒优质品种。

  “水稻种植全程可追溯,大家买我们的大米,能知道是怎么种出来的。”黑龙江省桦南县梨树乡种粮大户孙斌说,如果不依据市场需求调整农产品结构,消费者就不会买账。

  孙斌今年流转8400亩水田,其中4500亩种有机水稻,已签订销售订单,实现“未收先售”。

  产量、收益有保证,品质也要更安全。今年,黑龙江省水稻种植培养面积近6000万亩,其中绿色有机水稻面积达3200万亩以上。

  “现在不能只看量,还要看质。”提起农产品结构调整,黑龙江省北安市革命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富强说,今年合作社按照绿色标准,种了11万亩大豆,都是高蛋白品种,更适合做豆浆、豆腐等豆制品。

  国产大豆大多数都用在制作豆制品,是城镇和乡村居民植物蛋白消费的重要来源。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大豆主产区,面积占全国近一半。近年来,黑龙江省通过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大豆面积恢复到6000万亩以上,进一步满足国内大豆食用消费需求。

  在河南省商水县,种粮大户邱守先的2100亩小麦迎来丰收。实测显示,小麦亩产超过1300斤。在小麦播种之前,邱守先就和面粉企业签订了合同,全部播种市场需要的优质品种。小麦收获完,过秤后,由面粉企业从地头拉到加工厂。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粮食作物处处长李军说,河南近年来一直在优化调整小麦结构,今年全省优质专用小麦发展到1350万亩,订单率超过90%,强筋中筋弱筋小麦结构更合理,更能适应市场需求。

  农产品品种、质量和安全需求持续提高,产粮大省农民们正根据新市场需求不断调整农产品结构,扩大绿色优质水稻、大豆、小麦种植。

  黑龙江省桦南县梨树乡种粮大户孙斌(左)在桦南县水稻分子育种研发中心温室大棚查看育种水稻长势(2019年2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5月7日,在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康达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调试免耕播种机。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农民在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上官地村的稻田中插秧(5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手机一点就能浇地、施肥,在山东省夏津县新盛店镇的高标准农田水肥一体化示范田里,该镇东风村党支部书记李其河正在学习用手机控制设备。

  “有了这套设备,即使遇到干旱天气,也能实现丰收。”李其河说,过去种地“靠天吃饭”为主,农业抗风险能力低,现在有了科技支撑,基本能实现旱涝保收。

  田成方,渠相通,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提高抗风险能力的重大举措。2020年底,我国将确保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

  中原大地,小麦迎来丰收。河南省商水县天华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天华说,今年丰收来之不易,先是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春管节奏,后来出现条锈病、赤霉病,又遇到干旱。“专家指导预防病虫害,田间有自动喷灌设备,保住了我们的收成。”

  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离不开气象服务。今年4月,黑龙江省多地出现降温、强降雪天气。桦南县梨树乡种粮大户孙斌在手机上收到气象信息后,及时组织农民加强苗床管理。“假如没有精准的气象服务,秧苗受冻,生长受阻,抗病能力将显而易见地下降。”孙斌说。

  目前,黑龙江省农业气象服务体系覆盖率已达到90%以上,全省有17.2万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以及时接到气象精准服务信息。

  不断发展的农业保险逐渐增强农民抗风险能力。去年,黑龙江省遭遇长时间低温寡照、多雨天气。黑龙江垦区赵光农场种植户李月刚种了300多亩大豆,平均亩产只有200多斤。

  对这个产量,传统农业灾害险不会理赔。近几年,赵光农场开展了“保险+期货”试点。李月刚就是参保农户之一,去年每亩大豆获理赔50多元。

  南华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启军说,“保险+期货”模式规避了农民最担心的受产量、价格、灾情等因素影响导致收入减少的风险,增强了农民抗风险能力,未来将逐步扩大试点面积。

  农民在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上官地村的稻田中插秧(5月2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5月7日,在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农民驾驶免耕播种机播种玉米。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5月7日,在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农民驾驶免耕播种机播种玉米。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离不开机械化。在有“天下第一粮仓”之称的吉林省榆树市,大型智能农机为农业生产提供坚实保障。

  前几天,榆树市五棵树镇广隆村的天雨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完成了近1.5万亩耕地播种。今年,这家合作社新添置了两台大型免耕播种机,耕作效率比过去提高了一倍多。

  “一台大型免耕播种机,能顶100人左右。”合作社负责人丛建说,这两台大型播种机用220马力拖拉机牵引作业,一天能播种1500亩。今年,吉林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将超过90%。

  从传统的“镐锄镰犁”到智能化的“金戈铁马”,机械化智能化水准不断提高,让农民的“金扁担”挑得慢慢的变好。不久前,在黑龙江垦区新华农场的稻田里,一台无人驾驶智能插秧机自主转弯、自动对行,当地种粮大户孙超切身感受到了智慧农业带来的便捷、高效。

  传统高速插秧机通常要三人配合,一人操控机器,另外两人装秧苗。孙超说,无人驾驶智能插秧机省去一名机手,不仅节约了人力,还大幅度的提升了插秧效率。

  炎炎烈日下,河南省邓州市小杨营镇安众村正上演一场农机“会战”。金灿灿的麦田里,大型收割机正收割小麦,打捆机紧随其后回收麦秸。在数百亩连片麦田里,“只见农机不见人”。

  邓州市农技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李符说,人工收割小麦,一个壮劳力一天最多收1亩,而普通收割机一天能收100亩小麦。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劳动强度大幅度的降低,生产效率、效益却大幅提升。

  农业现代化,科技至关重要。告别传统喷洒农药除虫的方式,洞庭湖之滨的产粮大县——湖南省汨罗市不少农民走出了一条用科技推动生态种植的路子。走进汨罗市屈子祠镇范家园村的千亩水稻种植基地,100多盏太阳能杀虫灯像“卫士”一样立在田埂上,这是汨罗市众惠种养专业合作社今年新添的“秘密武器”。

  “用了绿色防控技术,以后点灯不花钱,杀虫不用药。”该合作社负责人徐德飞和记者说,太阳能杀虫灯白天蓄电,夜间亮灯,田里的害虫受灯光引诱会“自投罗网”,达到节本增效目的。(参与记者:宋晓东、孟含琪、薛钦峰、张志龙、周楠)

  在河南省黄泛区农场九分场,农机队伍准备进入麦田作业(6月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在河南省黄泛区农场九分场,收割机在麦田中作业(6月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收割机在河南省西平县二郎镇张尧村的麦田中作业(5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收割机在河南省西平县二郎镇张尧村的麦田中作业(5月2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上一篇:他带着海南媳妇回老家办农场 下一篇:周口市农业机械作废更新补助方针来了

猜你喜欢